你被噪声骚扰过吗?比如广场舞大军韵律十足的音乐、装修的电钻声、隔壁老王家熊孩子的吵闹声、楼上高跟鞋的砸地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噪声已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噪声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噪声的危害
你有没有想过,肚子上的“游泳圈”有可能是听出来的?国外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噪声中的居民比居住在安静环境中的居民更容易发生腹型肥胖,也就是平时说的梨形身材。因为噪声会影响人体激素水平、热量摄入、睡眠质量,从而导致长胖。
广义上讲,就算是美妙的音乐,在不需要的时候,也可能变成烦人的噪声。噪声污染不仅让人烦躁、睡眠差,甚至会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紧张、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缩短人的寿命。
实验表明,40~50分贝的噪声就会对听力有损害,65~75分贝的噪声对心脏病和血压有影响,80~85分贝的噪声会造成听力的轻度损伤,长时间接触85分贝以上的噪声,会造成少量噪声性耳聋。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居民住宅区白天的噪声值不应高于55分贝,夜晚应低于45分贝。但一些分贝并不高的噪音不易被察觉,传播得更远,且穿越障碍的能力强,甚至可以通过建筑物传导。最重要的是,低频噪声更接近人体器官共振频率,易引起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出现持续应激反应,导致心跳过速、血压升高。长期处于低频噪声环境中,对人体是一种慢性损伤,易引发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消化疾病、其他严重疾病。
噪声是如何损伤听力的?
人的内耳耳蜗内具有感觉神经细胞——听毛细胞,它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短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下会使听毛细胞疲劳,导致暂时性听力损失或耳鸣,离开噪声环境后,听力通常会得到改善。然而,长期暴露在嘈杂的噪声环境中,听毛细胞和内耳其他结构可能会永久性受损,导致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称为噪声性听力损失或噪声性耳聋,开始可能只是听不到一些高音调声音,如鸟叫或铃声,随着听力损害的进展,可能会难以与他人沟通,尤其是在餐厅等嘈杂场所。
噪声性听力损失早期常被忽略,等患者意识到时,可能已经很难听清别人讲话了,同时该人群的听力退化速度也比正常人要快很多。当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使用助听设备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很容易出现“听得到”但“听不懂”的现象,严重影响弱听人士的社交和生活质量。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