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6日发表了一项涉及5000人的社会学调查,发现在亚洲某些地区,自我报告对新冠疫情认知度更高的人,未来消费野生动物制品的意愿最多降低了24%。这项调查表明,宣传疾病风险,尤其是与野生动物消费有关的风险,可能对遏制传染性疾病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有好处。
在全球各地,人们出于传统或文化目的消费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产品,有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或导致病原从野生动物身上传至人类。因此从生态和全社会健康角度,希望降低人们对此类产品的需求。
此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罗宾·乃度及其同事,在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早期,对包括中国香港、日本、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地的5000人进行了调研(受访者平均年龄为39岁,53%为男性)。研究人员询问受访者及其认识的任何人是否在过去一年里消费过野生动物产品,疫情是否改变了他们的消费模式,以及他们未来有多大意愿在传统生鲜市场采购野生动物制品。
研究人员分析了受访者自我报告的对新冠肺炎的知情程度和忧虑,以及其他社会人口学变量,以了解这些是否影响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根据所在地区,对新冠肺炎认识程度最高的一类受访者,购买野生动物制品的可能性比其他人低11%—24%。但也有例外,如越南(这些受访者更有可能增加消费)和缅甸(人们表示未来购买的可能性增加)。
研究人员指出,降低人们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十分复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和消费这些产品的需求。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关于野生动物消费相关的疾病风险的公共教育,可能对生态保护和公共健康都有好处。
来源:科普中国